山上梅花盛放期也正是野菜可采摘的好时节。开春后大地随即披上一层新绿,青青小草都在此时茂盛。妈妈看着这么多鲜嫩的野草感叹道,“小时候一放学就丢下书包跑去挖猪草,去晚了就被别人家抢光啦,现在猪都吃饲料、潲水,草都长得这么肥。哎,我都想养猪了!吃草的猪肉才香呢!”
其实很多野草是人畜皆可食用的,并且做菜口感非常棒!恰逢临近清明又是时令果蔬最匮乏的时期,二话不说,当即和妈妈抄起家伙(人手一个菜篮、一把剪刀、一把弯刀)去绿野寻踪。
我从城市工作辞职后来到浙北的农村生活,妈妈又是本地村民,所以找起野菜来相对方便。我们俩也在挖野菜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以下是在我家附近可搜寻到、能辨认、并尝试过的好吃的野菜品类。
荠菜|地菜
▽ 向左滑动了解荠菜更多
如何辨识:荠菜在紧靠土地的叶片(基生叶)细长,总体结构特征是莲座状,叶边缘有很明显的缺口,呈羽状分裂。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很容易把周边看起来更肥厚、更茂盛的野草误认为荠菜。已经开花结籽的荠菜就相对好辨认得多,它的白色小花下,细细长长的茎干上会错落长出爱心桃一样的籽,这个就很特别,很难在附近找出雷同的野草。开花结籽的荠菜正是荠菜走向衰老的象征,这时基生叶慢慢退化,长在高处的茎生叶是抱茎、披针形叶片,有的还带有锯齿边缘。一株草的不同生长阶段,样貌是完全两样的。
生长分布:一般生长在平地、田埂边、菜地、树地。
采摘季节:腊月就有嫩叶,正月陆续开花,一直持续到清明。荠菜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6℃上下,温度过热过冷都不行,到秋天也还能再收割一次。
食用方法:新鲜采摘来的荠菜需加盐滚水焯过,是为去苦味,马上过凉水,是为保持草色鲜绿以免发黄。传统吃法可搭配笋丁、胡萝卜丁、肉末等清炒,也可包荠菜肉馅的饺子。吃不完的荠菜也可在过凉水后拧成球放冰箱速冻保存。
荠菜当然也可以有创新吃法,我和朋友之前试过拿家有现成的笋干、木耳、荠菜和芝士,做了一份咸派,味道妙极了。
开花结籽后的荠菜叶子就没那么鲜嫩了,但也有一种专门针对已开花的荠菜传统吃法,用湖南老家的说法叫做“地菜煮鸡蛋”。农历三月初三,将整棵荠菜与洗干净的鸡蛋一起煮,鸡蛋差不多熟的时候,将鸡蛋壳稍微敲敲碎,放点盐和一些糖,与荠菜的香味一起渗入鸡蛋中,最后就是吃鸡蛋、喝菜汤。菜汤甜甜的、很清凉,是不错的降火茶饮。
土法功效:湖南老家有个关于吃地菜煮鸡蛋的说法,“腰不疼,眼睛亮”。野菜一般性寒凉,据说荠菜具备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的功能。
水芹菜
▽ 向左滑动了解水芹菜更多
如何辨识:水芹菜叶片和枝丫在茎干上对称分布,用专业的说法叫一至二回羽状复叶。叶片边缘呈圆齿状锯齿,茎叶饱满水分足,摸起来平滑不扎手,一看就是人畜无害的小可爱模样。而到了盛夏,水芹逐渐由匍匐姿态开始傲然挺立,叶片也由开始的圆润的卵形小裂片变成了窄长的菱状披针形,在顶端由伞型总花序的外缘向内依次绽放出雪白的小花。水芹雪白的伞型花序跟同是伞形科的蛇床花极相像,不过蛇床花有毒,不宜食用。别担心,仔细观察叶片还是能分辨出它俩的。水芹的整个生长过程就像由一个稚嫩圆润的女娃成长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是稚气向窈窕的转型。
生长分布:野生水芹菜一般聚集生长在溪水边、或分散生长在湿润的田埂沟渠,总之往有水的地方找可能性很大。
采摘季节:水芹菜耐寒,腊月底即可开始采摘,清明节前后半个月是最多的时候。野生水芹菜可能由于大水冲刷、或昆虫啃食,清明过后可能就没法采摘了,而且变老的水芹也不那么可口了呀。大约入伏后会开满一簇簇、一团团的小白花。
食用方法:水芹菜的茎叶都非常鲜嫩、富含水分,是一道非常鲜美的野菜。适合搭配咸肉、豆干或笋丝清炒。一般菜地里人工栽培的水芹菜长得比较肥壮高大,但比起野外细小低矮的水芹菜,它的香味可以说逊色一大截。水芹菜同样可以热水烫熟了过凉放冰箱冷冻保存,不过还是新鲜的最好吃呀。
大部分野菜都需焯水去苦味,但水芹菜不用。所以我拿它尝试沙拉,但是生食水芹菜时,口感不够劲道,所以还是选择快速过一下热水,为了让它的叶片形态多少有点保留。再搭配当日的荠菜煮鸡蛋一枚,鲜虾和剩余的一颗番茄。趁新鲜食用,口感还是很棒的!不过关于水芹菜生食的处理还是有待改进,度拿捏不好的话,要么叶子烫恹了,要么口感水且松。
土法功效:水芹菜性寒凉、清热。宫寒的女性不建议过多食用。
马兰头
▽ 向左滑动了解马兰头更多
如何辨识:鲜嫩的马兰头叶片边缘呈圆润的锯齿状,仔细摸起来还有短毛。长相基本没有太大辨识度,不经常采摘的话很容易忽略掉。而等到初夏,马兰头的花期来临,基部叶会退化,茎强壮有力地直立生长,叶片互生在茎部,变成了有锋利锯齿边缘的长卵形,越靠近花序的叶片,叶缘锯齿就消失了。马兰是典型的菊科,紫菀属植物,变老的马兰顶部单托着一支头状花序,长长的茎变得非常老硬,完全联想不到春天时节的嫩马兰。在山上还有另一种野草,长得跟马兰头的叶面极像,不过闻味道不像是好吃的,无人食用。
生长分布:一般生长在平地、路边。
采摘季节:腊月底开始嫩芽,正月底是马兰头采摘的旺季,清明节后逐渐变老,仲夏时节开泛着淡紫色微光的白花。
食用方法:将鲜嫩的马兰头茎叶焯水后冷水快冲,多余吃不完的马兰头一样可以过凉水后拧成球放冰箱速冻保存。可用于凉拌、也可清炒。我最初尝试是拿马兰头和胡萝卜丁,搭配自制油泼辣子(蒜末、干辣椒、盐)凉拌。
马兰头是浙江的一道常见菜品,我分享一下浙北家人的家常炒法。
1. 将新鲜采摘来的马兰头清洗干净。
2. 水烧开,滚水焯熟,去涩味。
3. 过凉水,拧成球。
4. 把马兰头切成碎末。
5. 备料咸肉、豆干、春笋,统统切成碎丁。
6. 先把备料下热油翻炒一会儿,最后加入马兰头翻炒,盐可以根据自身口味酌情加。
7. 就是这么农家家常的一碗马兰头,当初我搭配一碗蒸蛋,可以说是极其下饭好吃了!
土法功效:如遇流鼻血,可将整棵马兰头清洗干净、捣碎,插入鼻孔,可有效治愈鼻血问题。
紫云英|花草(浙北土话)
▽ 向左滑动了解紫云英更多
如何辨识:紫云英是典型的奇数羽状复叶,叶片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并不是很具备识别性。花草在未开花的时候,仅凭茎叶是很难分辨的,因为都是三叶草的模样。我就曾经把它和南苜蓿、酢浆草混淆,而且光南苜蓿的叫法就有很多种,江浙方言称草头、草籽、金花菜各异。最终凭借比对开花照片才能得知花草就是紫云英!而这3种野草都可以作为绿肥和牲畜饲料,也可供人食用,但还是建议不要食用过多野草,因为草性寒凉、草酸过多都容易引发身体不适。紫云英在枝头顶端开着白紫相间的小花,聚生的总状花序由8朵左右蝶形花轮状排列,特别具有几何美感。
生长分布:农田、菜园会比较多见一点,一般还是会集中种植的,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野。
采摘季节:正月元宵节前后即可采摘,农历二月中旬会陆续开花,茎叶开始变老。
食用方法:茎叶洗净切碎或切段随意,搭配蒜末一起清炒可预防食用花草过多带来的胀气。浙北地区有花草炒年糕的吃法。花草非常鲜嫩,基本下锅没多久就能马上起锅,否则就炒过头发黄了。
花草算花草算是我尝试过的野菜里最鲜嫩的一款了,不需要焯水、没有涩味,闻起来味道也很友善,猜想着要不生食做沙拉吃会怎么样?斗胆尝试了一下,橄榄油、生抽、柠檬汁调和作油醋汁,加芝麻和黑胡椒点缀。闻起来是很香的,拌匀后乍一口尝,口感很是那么一回事,不过没放蒜末,吃了几口,胀气的感觉是真有上来,果然家常土法说放蒜是很有道理的。
土法功效:紫云英是豆科植物,其根部富含根瘤菌,为土地起到固氮的作用,所以在农历二月的乡村稻田能看到成片的淡紫色小花,待到花败,刚好可以翻耕农田播种水稻了,自从许多农民采用化肥、农药种植水稻后,这成片的紫云英花田就越来越少见了。草基本都含草酸,如果遇到酢浆草的话,它的草酸含量非常高,可以用来擦拭金属制品、去除锈迹或污渍。
艾|艾草|艾叶|艾蒿|青(浙北土话)
▽ 向左滑动了解艾草更多
如何辨识:艾草如果单从叶片形状来辨识是不够的,因为很多菊科的叶子都长这样。可以翻看叶片背面是否有白色的绒毛,整棵草摸起来是毛绒质感的,闻起来又是艾草独有的清香,那它就是艾草无疑了。江浙地区清明节做青团,原料就是采集的这种艾草的嫩叶部分;而端午节用来焚香驱虫的叫艾草,不能被食用,通过点燃干草做理疗。所以为了区别这两种属性和用法的不同,管清明能吃的叫“青”,管端午焚香的叫“艾草”。
生长分布:一般生长在平地、路边。
采摘季节:开春后到清明节前,也就是农历正月初到二月底都可采摘到新鲜艾草。
食用方法:我想介绍的是来自湖南老家,衡山地区的艾草做法,我们管它叫“艾粑子”。
1. 到乡野采摘新鲜的艾草。
2. 将新鲜采摘来的艾草洗净、焯水,再迅速过冷水,保持鲜绿。
3. 揉成一个小团后切碎,如果吃不完也可把过冷水后的艾草团放入冰箱速冻保存。
4. 混合7分低筋面粉、3分糯米粉、一小撮盐、多一些糖,用量配比看个人口味。由于我想艾的香味醇厚一点,所以艾草在混合时占主要比例。甜可以增鲜,所以会有香甜口感,加一点盐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甜腻。
5. 将各材料混合均匀后,压成粑子,也就是饼状。
6. 重要的一步就是加少许油,上锅煎熟。建议采用没有特别香气的植物油煎,玉米油、橄榄油都可。
7. 各地区都有关于艾不同的吃法,但我要强推的是老家这么纯朴、简易又香甜,人见人爱的艾粑子!这里饱含了我对湖南老家美食的想念。
临近清明的艾草已经长得相当肥嫩,忍不住又薅来一把,和妈妈分别尝试了一波艾草馒头和艾草面包。面包是加了红枣馅儿的,想想它俩应该挺搭,烤出来艾香浓郁、香甜可口。
土法功效:可食用艾草有何功效不清楚,但理疗艾草绝不陌生,艾草泡脚、艾灸可谓养生达人家中常备。
鼠麴草|鼠曲草|棉花草|棉蒿
▽ 向左滑动了解鼠麴草更多
如何辨识:棉花草相对较好辨认,主要因为叶片形状明显、一株株分布鲜明,而且叶片都有绒毛,并且撕扯下来还会看到切面端有长长的绒毛残留,与艾草的纤维很像,这样绵密的纤维是非常适合与糯米粉、面粉糅合的草本原料。二月底鼠曲草的茎由匍匐状渐渐变成直立,在枝顶部开着密集的柠檬黄色的小花,还未完全绽放的花骨朵是由一层薄膜包裹着的,老掉的鼠曲草的叶子也同样由圆钝变得狭长。
生长分布:一般生长在平地、树地。
采摘季节:正月元宵节前后即可采摘,一直持续到清明,清明后就开花变老了。
食用方法:我曾经在湘西通道侗族尝过的蒿子粑粑原料就是棉花草,蒿子粑粑不像青团会裹馅儿,比较纯粹地用棉蒿和糯米粉糅合蒸熟,并用箬竹叶包裹成长条形,尝起来有草的清香、粘粘的、甜甜的。
棉花草虽可以用来制作青团,但由于香味不及艾草,所以在浙北地区相对不常被采用。不过美味不能被浪费啊!它既然跟糯米粉、面粉这么搭,咱们照着面食、糯米糍的美食路子不是可以走一波么?不一定遵照传统的蒸,我用棉花草尝试过草本元宵、小圆子、饺子,甚至是欧包,试验成果都超乎美味!
土法功效:据说棉花草具有降血压、清肺化痰、护眼、祛风除湿等功效,其实百草皆能入药,但何种用量用法才能把药效发挥出来才是王道。
野葱
▽ 向左滑动了解野葱更多
如何辨识:路边看到长得像葱,闻起来也有葱香的就是野葱了。它们一般一丛丛地不均匀分布在田野边,如果你不经常采摘就很容易勿略掉。野葱的叶稍不同于家葱的是,它看起来略显扁平,而家葱更滚圆中空;野葱的球茎又与藠头极为相像;野葱的花开又与韭菜极为相似,都是等长的花梗密集插在花茎顶部的球状物上,谁叫它们这几个都是石蒜科葱属的呢。
生长分布:一般生长在平地、路边。
采摘季节:元宵节前后即可开始采摘,适宜16℃左右的温度,在初夏会抽苔开花。
食用方法:野葱很香,所以一般也用作做菜时辅助香氛的配料。野葱球茎相对家葱更大更圆,可以和叶子一起在炒菜时作配菜。野葱闻起来有葱味,但区别于家葱它又有股野香,与鸡蛋(我用的是鹅蛋)或湖南腊肉等一起煸炒后,更加激发香味,因为茎叶富含水分,即使是佐料吃起来也很香甜。
还想强烈推荐一种做法,将咸肉切碎与米饭一同蒸熟,再将切碎的葱花与熟米饭搅拌,手上挤一点柠檬汁揉搓成饭团(一方面不粘手,一方面还有一点酸甜口感)。这样的米饭颗颗分明、油亮饱满、醇香浓郁。
土法功效:如果要说它有啥功效,促进食欲可以么?
蒲公英
▽ 向左滑动了解蒲公英更多
如何辨识:蒲公英叶子呈一段段箭状的大缺口锯齿轮廓,叶子羽状深裂,裂片呈三角状,整株茎叶放射状生长,比较容易辨识。蒲公英的根算是我目前挖野菜以来扎根最深的了,而且粗壮有力,实在是不轻易拔出。它的花黄灿灿的,特别吸睛,我是在蒲公英开花之后才找着这棵野菜的。蒲公英茎干撇断,尤其是根撇断会看到白色的乳汁渗出,不过很多野草茎干都会有白色乳汁啦,比如说苦苣菜,我曾经就误把它认成是蒲公英,焯水后比蒲公英还苦,被我放弃了。
几天后,我散步时又发现一种蒲公英,长得比第一次找的蒲公英高很多,茎叶的颜色也没有那么紫、偏嫩绿一点。比对了网上相关蒲公英料理的照片样子差不多,细细长长的那种,我怀疑第一次试吃的苦苦的蒲公英并不是被大众拿来做菜的。再一次割来试吃一下。
生长分布:一般生长在平地、路边。
采摘季节:蒲公英花基本正月底就能看到了,10-20℃是最适宜蒲公英生长的温度,基本全年这样的气候都能见着。
食用方法:蒲公英必须焯水,因为即使焯水它也苦。我也是听说蒲公英好吃,才下定决心要找来尝一尝的。初次尝试,我是用焯水过冷水后的蒲公英,加自磨红皮花生红糖碎、香油、生抽、白醋、芝麻凉拌。口感嘛,酸酸甜甜的外皮下裹着微苦,闻起来香,吃下去很清凉,算是中和了。最开始拿来试菜的是贴地的蒲公英,后来找到了纤长蒲公英,我打算把它切碎蒸蛋。没有经过焯水,蒸的时候还担心会不会整个蛋都苦了。结果吃起来的时候并没有苦涩味,口感还是不错哒!总的来说这个纤长版蒲公英苦涩度要比第一个品种的蒲公英轻很多。
土法功效:传说蒲公英是灵丹妙药,日常各种疑难杂症都能解决。比如说蒲公英整棵捣碎,用草汁敷在痘疮上可有效治疗湿热型痘痘,不知道对我的红疹是否起效,下次可以亲自测试一下。还有说蒲公英花煮水,凉后作爽肤水、面膜用还能祛黑斑。鲜蒲公英水搭配生姜、红枣内服还能治眼睛胀痛。整株晒干后的蒲公英泡水可以有清热、利尿、消炎的功效。其实我试吃过的野菜无论新鲜干制都感觉很清凉泻火了。是不是有药效还得看人群对症下药才是,平常没事还是不要乱吃、大量吃。
采摘、食用野菜注意事项:
- 野菜生长不易,请勿过度采摘。只是食用的话,用剪刀或镰刀割去露出地表的茎叶即可,无需整根挖起。
- 野菜采摘由本地村民带路为好,因为部分农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可能喷洒农药或除草剂。如果采摘到刚喷洒除草剂不久的野菜,极有可能中毒。
- 野菜不宜食用过度,因为过于寒凉,本来是可以中和一下过年饮食易上火问题,达到清热降火的功效。但如果嘴馋贪多就可能导致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