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从乡野退去,在地表留下赤红的鲜果,它们是蓬蘽、是山莓、是红腺悬钩子、是掌叶覆盆子……点缀在低矮的草丛,或镶嵌在交错的灌木,小而亮地闪烁着诱人的光。这珍宝易逝,我赶在短暂的一个月内,好好地捡拾了一波季节更迭的遗珠。
春末夏初,桃李青涩。种植园的水果还在预备成熟,山野的红果早已鲜艳欲滴。我走访乡间小道与山林幽径期间,陆陆续续发现了若干品种的野果,也刷新了我此前对野果的认知。
蓬蘽
蓬蘽可以说是最常见、且最常被当代大众采摘的野果了。各地区对它的方言称呼各有不同,经过观察花期、果期、及其茎叶特征,使用识花软件、对比植物图鉴才确认它的中文正式名叫“蓬蘽lěi”。它也是我目前为止观察到的分布范围最广的野果,不管是农田平地、山坡草丛,甚至在海拔将近一千的高山灌木丛中也能发现它的身影。
初见蓬蘽花开时,被它淡雅、轻薄如纸的花瓣所吸引,也因为折皱的叶面、锯齿状的叶边形态和白色的花朵,误把它认作是“鸡麻”。后来再仔细对比植物图鉴和描述,才发现鸡麻花瓣四片,对生叶,枝干光滑;而蓬蘽花瓣有五片,奇数羽状复叶,枝干上有腺毛、带刺。自己一直指鹿为马,惭愧惭愧。
曾经在农历二月中旬发现某竹林中满地的蓬蘽花,以为初夏将会迎来一大波鲜果而兴奋不已。却没想到春天还未结束,这片蓬蘽已同其它杂草被收拾了个干净,留下竹林地一片孤寂。
蓬蘽的果是空心的,可以轻松摘取下来。如果恰巧在附近发现灯心草,还可以借助灯心草草管将蓬蘽像珍珠穿线一般全部串起来,由于灯心草的花穗簇拥在靠近草管末梢的一端,刚好形成了一个天然结头,堵住了这串珍珠的孔洞。细看它俩组合在一起又像是穿了一席长尾裙,不过气质不是优雅高贵,而是俏皮可爱。蓬蘽跟灯心草的搭配简直是天衣无缝!又能携一缕可口璎珞带回家慢慢享用啦。
一次偶然,农历三月底在山坡上采摘山莓的时候,还意外发现了稀有的橙黄色蓬蘽,刚开始还以为是没成熟,尝一口,清甜无比。颜色不同于常见蓬蘽的鲜红夺目,像绿色草丛中悄悄亮起的一盏盏小桔灯,静默地观照着四周。
蛇莓
蛇莓是最容易与蓬蘽相混淆的野果,它俩好像相伴而生似的,几乎在你能找到蓬蘽的地方,就能遇见蛇莓。同是红色的果球,蓬蘽是空心,蛇莓是实心,细看还会发现蓬蘽的果肉是数颗微小果肉聚合在一起的,而蛇莓更像是许多小颗粒从一个实心球上冒出来的,熟透了的蛇莓,用手一拨弄,还可以轻松扫除掉表面的果肉颗粒。
蛇莓花与其它野果的白花不同,是明黄色的花瓣,体量更小巧。蛇莓的叶子也与草莓的颇为相似。小的时候会听老人说这种蛇莓的果子不能吃,是蛇吃的果子,有毒。而其实蛇莓一直被乡里人所误解,它非但吃了无碍,且全草入药,能解蛇毒。蛇莓的果子吃起来并没有什么味道,水啪啪的,咬开的果肉内里看起来海绵质地的样子,说不上好吃,若要是山间走得口干舌燥了,到能拿来解解渴。
红腺悬钩子
红腺悬钩子可以说又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农历四月初从古道返家途中,在路边偶遇了这样一颗光怪陆离的野果。它与蓬蘽很相像,是聚合的果肉,也是空心的,却又不似那橙黄色蓬蘽,只单一色泽,在每颗微小的果肉顶端又凝聚了一点橙红色。我当时太兴奋了,一看到野果二话不说就摘来吃,也特别甜口多汁,吃完之后才查它是个啥,我想我是入了魔了,也顾不上这野味是否有毒。
红腺悬钩子也是奇数羽状复叶,但比蓬蘽的叶子形态更纤细。可惜没能拍到它的花,在我住所这一带实在是很难发现红腺悬钩子,在外游步、跋涉这么多时日,还只此一次见着它。
山莓
山莓只在山上见着,平野乡间是寻不得它的踪影的,我想这是山莓名字之有“山”的原因。它的叶片变形很多,有些基部是圆形,有些是心形,有些三浅裂,甚至深裂。叶边缘都有锯齿,茎干披刺的落叶灌木。与同海拔的蓬蘽在相近时间成熟,实心的聚合果实,果肉紧连萼片,小小的果子甜丝丝的,可惜果肉不多。
第一次发现山莓花开是在农历二月初的时候,与爸爸一同前往山林种植水杉,由于要给水杉苗木开荒,这一丛山莓被视作干扰水杉生长的荆棘,被砍削了下来,花瓣零落,枝条与野竹、茅草一齐化作滋养水杉的肥料。
掌叶复盆子
掌叶复盆子,顾名思义,它的叶子是掌状的。是在农历四月的果期采摘时节,仅通过叶子就相当好辨认的野果。不同于蓬蘽是亚灌木,匍匐在低矮的草丛中,掌叶复盆子是落叶灌木,拥有比亚灌木更粗壮的枝干与更挺拔的身姿,生长在海拔几百上千米的山坡上。
掌叶复盆子的花期比山莓稍晚,花瓣同样洁白,比蓬蘽花更窄长,又比山莓花更大朵,阳光穿透下的花瓣通透静谧,质感像是重新舒展的揉皱纸片。我非常喜欢观看它向着地面低垂开花的样子,在枝干上井然有序地左右错开绽放。尤其与花相连的两柄宽大掌叶像展翅,一组花叶好似停落驻足的鸟儿,有时又是蓄力起飞的鸟儿。
掌叶复盆子的枝干无毛,有像玫瑰一样的尖刺。它的果是实心聚合果,中心靠近柄端的肉质偏硬,看起来大,能吃到的果肉却不多。果实并不能像蓬蘽一样能轻易脱离萼片。形态更像山莓,又比山莓大颗,传说跟母牛的乳头一样大。口感相较蓬蘽、山莓稍硬,也没那么甜。
小构树
初次注意到小构树的红果实,是农历四月中旬在宁波、台州的交界地区,桑洲镇的一处盘山公路边。本打算骑电瓶车去探访当地的一个古树群落,路过时,万绿丛中的一抹红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心想又有好吃的了。从古树群返回途中特意朝路边多留了个心眼儿,只为遇见它。
这满树的红果实就这么明晃晃地在路边显摆摇曳,许多熟透了的果实都掉落在沟渠,却无人采摘。当时也不思考这么多了,摘来一颗就往嘴里塞,入口还挺甜。果实有黏液,采摘时手还会沾上许多。当我想要采集更多时,当地一个开拖拉机的大叔下山,惊讶道,“这果实能吃呀?……不能吃的,要能吃的话,我们本地人不早摘光啦!” 嗯,事后我使劲搜索这是啥果实,对比资料得知这是小构树,不多久四月末的时候在我家山头也发现了它。得知这果实无毒之后,我又斗胆一口气吃了三四颗,这下问题来了。吃时是甜,可过后口腔中像是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粘附在上颚,不清爽。过了好几个小时,吃完晚饭才觉口腔又恢复自在,难怪这红果独自茂盛是有原因的。
还有一种果子叫楮实,是构树的果实,具有药用价值,但是从图片上看起来与我吃的小构树的果实并不完全相像。且不说果子了,这小构树的皮是相当不错的造纸原材料,纤维长、韧性好,茎皮可以从枝干上整张轻松剥下,有时也是农民上山干活时唾手可得的用来捆扎的天然细绳。
从农历二月初见花开,期盼果实至四月。经历发现、等待、采摘、品尝,特别撰写了这篇野果品鉴。蓬蘽无论是食用体验,还是果肉甜度,都是我最爱。
原来都是能吃的呀,原来我错过了这么好吃的美食
是呀是呀,明年初夏可以找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