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笋特辑

浙北毛竹覆盖率之广,足以让毛笋成为浙北地区的笋中代表,值得开篇特辑好好记录一番。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分成挖笋、辨笋、笋干、多味笋干4个部分依次向大家介绍如何在毛竹山上寻笋;怎样分辨毛笋的好坏;民间制作笋干的方法;多味笋干零食的配方。

挖笋

浙北吃毛笋的季节:

冬笋|农历十月~腊月;春笋|春节~清明;毛笋|清明期间大面积生长直到立夏;鞭笋|当毛笋长成竹子,即进入鞭笋的季节,持续整个夏季直至十月。

2021.3.14 放眼望去山头茂密的毛竹林

约定俗成,毛竹培育分大小年。大年即是养笋成竹,小年需挖笋防止成竹,总的来说是为了便于管理,方便收购买卖。

认真接收爸爸传授的找笋秘诀


找笋时,冬笋需注意土地裂缝;春笋开始钻出土地崭露头角;毛笋冒出地头许多,笋毛变得张牙舞爪;鞭笋依然得看土地裂缝。

一棵母竹会生发出长且强韧的竹鞭,也就是毛竹的地下茎。每节竹鞭会有一颗笋芽,从初冬开始,笋体就会变得肥大,有准备破土的趋势,因此寻找冬笋时往往留意地上裂缝。当你挖到一颗笋后不着急换地方,还可以顺着它的竹鞭方向寻找到接下来的若干笋。

体格变肥大,撑破土地的冬笋

其实开春挖的笋都叫春笋,不管这时找到的笋有没有破土露尖。只是这时期的春笋样貌还跟冬笋非常雷同,而与毛笋的形态又大有不同。很多春笋即使已经露尖,但往往会被厚厚的落叶所掩盖,不经常挖笋是训练不出这种观察力的。

初冒尖的春笋
春笋,可以看出笋尖稍许发黑,已经露出地面一小节。

不同于白白净净的春笋和冬笋,毛笋是春笋要成竹的生长过渡期,会超出地面约30cm甚至更高,此时的笋周身披毛浓密,且在笋壳边缘延伸出很多卷曲的细毛,笋尖也分出许多尖而硬的梢。

笋壳边缘长满了细毛的毛笋
图左是毛笋,已经露出地面半截;图右是还未露出土地的春笋,冬笋也长这样。
2021.3.14冒出的毛笋
2021.4.13这颗笋已长成约4m高的毛竹

经过爸爸一番言传身教,话不多说就是干!自此以后,我发现自己抡锄头的功力真是越来越深厚了,后期挖个淡笋、红笋什么的轻轻松松,不在话下。

卖力开挖春笋
获得人生第一颗笋的喜悦

到了清明节后,春笋已经进化成了毛笋的形态,开始进入大批量挖毛笋的季节。毛笋个头挺拔壮实,肉质肥厚,可以说是最经济划算的笋了。清明后挖来的毛笋通常能有大腿那么粗壮,一颗笋可以管一家人吃好几顿饭!

清明节后大批毛笋高调出土

有时候部分农民为了快速盈利、图方便,甚至会把已经长高的毛笋头部削下来,制作成毛笋干售卖出去。这种笋不仅口味一般,并且毁掉了一颗即将成竹的毛笋命运。

清明后的毛笋生长速度之快,前一天刚冒出土地一点的黄嫩,到第二天就能长至40公分,第三天就能长到将近1米。所以想挖到品质好的毛笋,就得找头3天的。同样是循着笋尖往土里挖,但和春笋不同的是,到季节了,毛笋不管怎样都比春笋体格大。

有的毛笋如果露出地面够多也可以直接掰

立夏开始便是鞭笋生发的时节,等到小满以后,就能收获大批鞭笋。寻找鞭笋同样是看土地裂缝,认准了就开挖。先用锄头把土拨开,摸清鞭笋的头尾,再一锄头下去剁在根部,手握住笋头从土中抽出整颗笋来。

不过论挖笋的气候条件来说,挖鞭笋应该是条件最艰苦的了。那时正值夏季,山林里不仅闷热,还有很多蚊虫叮咬。为了尝到鲜甜可口的鞭笋,农民往往要在烦闷的密林中忍耐好几个钟头之久,自己挖过才知道美味来之不易。

地下强有力的鞭笋会将土块拱起
锄头快、狠、准地剁在根部
鞭笋相对毛笋细瘦多了
用落在地上的笋壳拧绞捆扎鞭笋带回家

浙北家常鞭笋的一种吃法非常物尽其用。一道是酸菜鞭笋:鞭笋一般吃靠近笋尖那一端的鲜甜,只用切成笋片,放一点酸菜(由芥菜制成)、加猪油、撒点盐,上锅蒸熟就很好吃了。另一道是干芥菜鞭笋汤:将鞭笋剩下那部分靠近根部的老节头捶松,沿着纤维纹理纵向切片,同干芥菜头一起加水,什么佐料都不需要放,单靠这2个食材就能蒸出汤的鲜味,出锅时撒几点葱花点缀即可。非常夏天的菜谱!这样的鞭笋吃法,从头到尾都不浪费,干芥菜亦如此。

酸菜鞭笋 | 干芥菜鞭笋汤

辨笋

要说一颗毛笋有多大,大起来时它能赛过大腿,还依然保持鲜甜的肉质。城市的菜市场是几乎遇见不到这样大号的笋了,而且往往会批量流入到城市市场的,很可能是被农民淘汰下来的肉质偏老的笋,甚至是退笋。

我的手放在若大的黄泥毛笋上就像放在自个儿大腿上一样
这颗笋只需砍掉尾部3节,剩余部分都十足鲜嫩

如何分辨毛笋中的好笋和退笋?关键是看毛须。如下图同样大小的笋,一个毛须是黄色、有光泽,也被称作黄泥毛笋,生长在黄泥土地里;而另一个毛须发黑、枯萎,很明显鲜活程度不比毛须鲜亮的那颗。而且被称作退笋的毛笋是长不成竹的,因为生命力不强,往往面临被虫蛀的宿命。

笋中精品——黄泥毛笋
退笋
这颗笋才出土不久就已经毛须发黑,几乎长不成竹了,是典型的退笋。

到了农历三月底前往竹山,就能亲眼目睹一批退笋最终残败的命运,和另一批拥有健康体魄的笋成竹的生命力。

显而易见这是一颗死笋
毛笋如果到了立夏还不成竹,那它终身成不了竹了。
中间这颗显而易见是退笋,成竹到一小半,拼不过旁边兄弟的体力,被迫淘汰出局。
一颗健康活力的笋,在立夏能见着它挺拔成竹、高耸入云的气势。

立夏之后的毛笋参天入云,进化成了竹的初始形态。放眼望去,新出的竹都比老竹高一个头,实则当初老竹的竹梢头都被割了收购去做扫帚柄啦,当然有的老竹也是因顶梢枝叶太重低了头。

放眼望去的竹林层次
精神抖擞的新竹
从竹竿的色泽可以分辨出竹子的年岁,绿色最年轻,黄绿稍年长,竹竿发白是最年老的。
一次雨后还看到稀有的花毛竹,竹竿上与生俱来不规律粗细的黄绿相间条纹。

立夏之后逛竹林,除了能看到死笋、新竹、也依然能看到品相良好的毛笋,不过这时候的毛笋区别于清明时节的肉质变薄,俗称“过头笋”。也因为过了成竹的季节,这批笋是可以被任意拗来食用的。虽说肉质不厚实,但鲜嫩程度不减。

从过头笋的切面可见笋肉变薄不少

笋干

因为清明期间的毛笋壮硕肥美,所以当地人都会趁此期间收割大批毛笋。一部分毛笋焯水后保留在冰箱冷冻,想吃的时候就可以捞它一颗,跟五花肉或带肥肉的咸肉一起放高压锅炖一锅笋汤(别问我为什么要是肥肉,因为笋很要油,没油口感涩,还伤肠胃);另一部分将会做成笋干,体积变小、重量变轻、方便保存,而且能尝到另一番风味。

以下就是当地人处理毛笋笋干的三步走嘞!

预处理

剥笋壳
削去尾部的节头
砍掉底部偏硬的笋肉
切掉没啥肉的笋头
一刀劈开肥硕的毛笋
被分解成两辦的笋易于蒸煮和晾晒

蒸煮

准备烧热的煤饼
上锅开煮
向锅里倒入少许水,防止粘锅底,后续毛笋自己会蒸煮出很多水分。
撒上盐巴,可延长毛笋保质期。
被蒸煮变软的毛笋,笋衣都显得皱巴巴了。

晒干

由于连续阴雨天,煮好的笋只能暂时压存在大缸里,倒入煮笋的水存放数日,日子越久笋越析出卤汁,直到被黄色的卤汁淹没。
存放有些时日的笋会有些发酸,需要捞出来用水清洗干净,拿去太阳下曝晒。
毛笋肉质肥厚,需要至少连续3个大太阳日才能晒干,到了傍晚可以为笋罩上塑料膜,防止露水沾湿,即使下雨也不怕。
曾经大腿粗的毛笋,现在区区一握。

毛笋肉质厚,烘干的话是没法均匀彻底地让毛笋变干的,甚至有很大的烤焦风险。所以还得靠天吃饭,遇上连续3个太阳天的好运气才行。如果运气实在不佳,村民也有祖辈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暂时保存熟笋,一直撑到连续大太阳的那天。晒干的毛笋需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遇上太阳天,可以不定期拿出来再晒一晒。

多味笋干

毛笋除了晒干保存做菜用,还有一种当零食的吃法,就是做多味笋干!其实各家各户都有不同的配方,可以依据自己口味来调整各种佐料和配比。这里我分享一下自己的配方吧。

用料:ps. 我的用量习惯是目测、凭感觉,数目只是参考哦。

主料:

  • 黄泥毛笋 46斤

佐料:

  • 花生米 2斤
  • 白糖 2斤
  • 盐 10g
  • 肉桂粉 10g
  • 丁香 10颗
  • 八角 1个
  • 干辣椒 2颗
  • 营养快线 2瓶
  • 食用油 10g

步骤:

入味:

  • 黄泥毛笋煮熟,这个过程不需加盐。
  • 将熟毛笋撕成相对均匀的条状。
  • 花生米单独加水煮熟,这一步是为了去除花生衣的红汤,防止将笋染黑,影响成品色泽。
  • 锅中加入少许水,防止粘锅,所有佐料除了营养快线和食用油,都同毛笋倒入锅中开煮,期间需要不停搅拌、翻动。
  • 煮到一半,加入食用油,油可以使成品有光泽;加入营养快线,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略微有点黑暗料理的样子,但是加它真的好吃。
  • 煮着煮着,觉得笋入味了就可以出锅放凉。

烘干:

  • 生火备炭,准备烘干的材料和工具。
  • 将笋铺平在金属网上,下方是炭盆,底下一圈铁皮可以保温,防止热量散得太快。
  • 烘笋期间需要每隔半小时查看烘干情况,并且翻边,防止烘焦。可以拿棉布盖在笋上方,闷住金属网,同样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热量。
  • 烘干后的笋可以装袋,开口放凉。待热气散去再封口。
煮熟分段的黄泥毛笋
配料
加入营养快线煮到入味
烧柴备炭
家庭作坊烘笋干必备工具
深夜分拣笋干
劳心劳力磨人多味笋干

整个制作多味笋干的时长,从挖毛笋到最终烘制成品,需要经历将近18小时。熬煮入味时,需要忍住烫手的腾腾热气,不停地翻动,防止粘锅,这个步骤要持续近半小时。烘干过程更要视炭火情况,不间断检查笋干情况,反复多次调整。一遇到做笋干往往要熬到夜深。

整个流程下来,挖来的46斤毛笋最后也不过成为4斤3两的笋干。做多味笋干之前,我都是去小卖部买现成的吃,2、3天就吃完半斤,还嫌卖得贵,现在深刻体会到一包笋干的来之不易。照这劳动量,我此后恐怕顶多一年做一次多味笋干吧!

2条评论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